近日,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法院调解一起邻里纠纷,为双方重新构建起一座“连心桥”。
方某与艾某原本是关系不错的邻居,经常聚在一起聊聊家常、喝喝茶。2009年,双方因为一个水表的事情产生隔阂,从此两家不再来往,生活中还经常因小事发生矛盾。
2019年9月,因供电线路检修,艾某所在楼栋临时停电。艾某不知缘由,怀疑是方某动了自家电表,拉了自家闸刀,便在楼下巷道内大骂方某的“罪行”,并扬言要“弄死”方某。方某不堪辱骂,径行下楼与艾某理论。但艾某情绪激动,见方某就一个拳头抡过去,方某丈夫上前劝架,艾某更是拳打脚踢。报警后,方某被送医住院治疗7日。事后,多方联动调解,仍难消双方怒气。2020年10月,方某诉至法院,要求艾某赔偿医药费、护理费、营养费等各项损失共计2万余元。
法官了解案情及事情的前后经过后,认为本案法律关系明确,艾某因过错侵害方某的健康权,应承担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依法判决比较容易。但双方积怨已深,第一次开庭后便吵得面红耳赤,如若径行判决,不亚于在其身边安了一颗定时炸弹,不益于矛盾的解决。考虑到双方的邻里关系,以后还要长期相处,承办法官对症下药,以“六尺巷”的典故引导双方打开心胸,并告诫当事人,邻里的小纠纷也有升级为刑事案件的可能性。经过多次调解,双方冰释前嫌,握手言和,艾某当庭支付方某医药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8000元。至此,困扰双方十年的矛盾终于得以圆满解决。
法官后语:
和谐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谐邻里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因子,邻里之间应以诚相待、以心交往、和平共处、互帮互助;发生矛盾时主动谦让、理性解决、共建和谐。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深谙基层的风俗人情,了解群众之间的“家长里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往往就成为矛盾纠纷的导火索。办案中,要巧用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