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党员,最大的幸事莫过于立足于自己的岗位,为群众提供最直接有效的服务”。40岁的杨德宝是宁阳县伏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他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默默地坚守在调解一线。从事调解工作11年来,调处的各类矛盾纠纷达500余件,参与调处重大矛盾纠纷32件,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2015年,杨德宝同志被省司法厅记个人二等功,2019年被评为“第三届泰安市十大法治人物”,2020年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他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他积极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自学完成了法律本科。2014年,顺利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2017年,被中共宁阳县委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和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联合聘请为宁阳县农村“两位”成员专科学历教育讲师团讲师,专题讲授农村常见纠纷法律适用及危机处理。
“王某伟北屋墙上有一截铁皮烟囱正好朝向邻居大门,邻居王某志赌气拔下来,王某伟再装上,反反复复六七次。眼瞅就要撕吧……”宁阳县伏山镇某村调解员常圆圆凑着给两家说和的间歇给杨德宝拨打了手机。
“不能让一截烟囱引发大案。”接完手机,杨德宝喊上在镇上“警司联调+”中心值班的派出所干警于坤一起急匆匆赶往毛家村现场研判调解。
“一个是本家心忧母病生炉取暖搭烟囱拔火;一个是邻居心惧烟囱指门所谓的‘烟火煞’。”从事十多年调解工作的杨德宝初步研判,王某伟一家居住东北多年,近期才返乡居住,不了解本地农村有烟囱朝门的“烟火煞”忌讳。事不大,当场调解虽能暂时平息矛盾,但不能从根源上化解,更不利于两家邻居今后相处。调解难在如何让这对“系铃人”自我解铃。
杨德宝和常圆圆一道掰开揉碎地向王某伟讲邻居的忌讳。刚开始,王某伟还不理解,但耐不住苦口婆心地劝解,他算是火气平息了些。见一方有松动,杨德宝和常圆圆也做起邻居王某志心理工作,当事双方虽多年未见,但都是一村同宗,况且眼下数九寒冬,王某伟母亲还病着。这让通情达理的王某志动了恻隐之心。
王某志提着礼品看望病重的王某伟的母亲,还帮着出力把王某伟家明烟囱改为暗烟道。这让王某伟颇不好意思,一个劲得给帮工的王某志递烟端茶……既不罚也不诉,一场尖锐的邻里纠纷消弭于无形。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心理学认为“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是仁义礼智的开端,是为善去恶的萌芽,是亲仁善邻的基础。但有时人的“四心”会被蒙蔽,沉寂心底,这就是“心病”。“心病终须心药治,还得从‘心’上开方子,唤醒沉寂的解铃‘四心’。”杨德宝拿着联调便民卡介绍:便民卡LOGO主体是心形图案,代表调解从“四心”着手,形成“唤醒‘四心’—激发仁义礼智—提高认知水平—自我解铃—化解矛盾”的调解闭环。
村里一对年轻人恋爱关系破裂,准岳母年根前跑到男方家中“安营扎寨”让其赔损失,杨德宝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把邻镇一起因“非法闯入他人住宅罪”入狱的案例解剖麻雀式地讲给那位准岳母听,侧重唤醒她的“是非之心”,使其对法律产生敬畏。叔嫂之间因分割老父遗产而产生纠纷,该同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侧重唤醒他们自身的“辞让之心”。对于涉及民事赔偿的纠纷,该同志根据标准计算赔偿基准作调解参考,调解工作时会考量过错方的实际偿付能力,侧重唤醒受损方的“恻隐之心”。当事方气顺了,心平了,行为上也会随之改变,矛盾自然能够得到妥善化解。
他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于律己,勤俭节约。虽然经手案件很多,涉及的金额有时很大,但在开展涉及当事人利益纠纷的调处工作中,他坚持顶住“人情关”和“金钱关”,多年来,他在工作中拒绝说情百余次,时刻保持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也成为了人们交口称赞的“杨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