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平县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作为保稳定、促发展的重要手段,倾力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新境地。
压实责任抓落实,掌准一元主导“定盘星”
紧握“一元主导”这一核心,压实工作责任,构建组织网络,夯实基层基础,努力形成各级统筹推进、业务工作过硬、整体水平提升的良好局面。
14个乡镇(街道)建立矛调中心,在部分乡镇(街道)试点建立“管理区化解中心”,打破村域界限,实现矛盾纠纷联调联动,使管区成为基层调解工作的缓冲带、助力网格触底的重要环节。
716个村居(社区)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调解工作室,并注重各自的品牌特色。
架构“五位一体”,筑牢基层稳定“桥头堡”
强化“四到位”预防。强化重点人群管理、风险评估研判、民生宣传服务、“三务”公开监管“四到位”。
分清“三层面”排查。聚焦热线网络、群众来信来访、上级转办、领导交办、部门移交等五个关键点;厘清乡镇(街道)、管理区、村、部门四条线排查责任;“面”上摸实,各乡镇每年开展两次民情大走访,从实掌握社情民意。
突出“两个一”上报。畅通信息收集上报渠道,突出村民小组、村支部、管区、部门矛盾纠纷信息上报“一条线”,发挥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的“一个平台”。
用好“四分法”调处。分类指导,分流交办,分级调处,分类施策,精准研判矛盾纠纷发生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落实化解措施。
提供“三保障”支持。保障资金、保障政策、保障人员,县委、县政府将矛调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县实施“以案定补、以奖代补”试行办法,乡镇(街道)采取落实工资报酬、老干部转岗等形式固定专职调解员。
强化“四调联动”,拧紧社会治理“稳定阀”
一体化运作“联合调”。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资源,建立对接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放大调解优势。
第三方力量“协助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外聘、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引入第三方力量协助参与专业、行业调解,缓解了调解人员不足的压力。
专家库咨询“专业调”。建立专家咨询体系,对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充分听取专家咨询意见,委托具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人性化疏导“个性调”。坚持运用法、理、情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个性化调解,既讲法律政策、也重情理疏导,既解法结、又解心结,不断提高调解成功率和人民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