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艾滋病的认知都来自顾长卫导演的电影《最爱》,在这部电影里,一场‘热病’(艾滋病)彻底改变了小山村的宁静,人们谈起‘热病’便色变,避之唯恐不及。那些得了病的村民更是被锁在一起,默默地等待着生命的终结。”戒毒人员小北(化名)深有感触地说,他也曾像电影里的村民一样默默等待着生命的终结,但是山东省戒毒监测治疗所为他熬制了“解药”,让他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与渴望。
一个电话让他与“毒魔”相遇
对自己与“毒魔”相遇的经历,小北认为自己应该坦然、真诚地讲出来,因为只有这样,自己才有勇气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知道吸毒的危害,警醒越来越多的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小北说,他曾在街道办事处工作,但觉得这份稳定的工作不足以给家人带来富足的生活,所以选择了放弃,开始学着做生意。“那是一段极其困难的日子,但也是我人生中一段非常难忘的时光。”他说,那时不管在外面多苦多累,只要回到家看到可爱的女儿,所有的疲惫便一扫而光。在他经历了几次挫折和打击后,成功终于向他靠拢,事业越干越大,生活越来越好。
36岁生日那天,小北接到生意伙伴的电话,约其去唱歌。没想到,就是这个电话,让他与“毒魔”相遇了。
小北来到KTV包间,跟着朋友们一边喝酒一边唱歌,一个朋友打电话约来两个女孩,其中一个女孩刚落座便从包中取出一个玻璃壶,点燃后用吸管吞吐起来。此时的小北好奇不解,朋友说“吸一口解解乏”,在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下,他吸上了人生中第一口冰毒。“所谓好奇害死猫,那只猫,说的就是我吧。”小北说。
感染HIV让他陷入人生深渊
就这样,小北沉浸在吸毒的“朋友圈”里,沉浸在吸毒后产生的“极致快感”里,但是他不知道这是一场与“恶魔”的交易,每一次快感都要让他加倍偿还。
“在清醒理智的时候,我也想过不再吸了,不为自己,为了家人和女儿也不能再过这样的生活,但是尝试过一次后根本就控制不住自己。”小北说,随着毒瘾越来越严重,大脑处于理智和清醒的时刻就越来越少。每天除了正在吸毒,就是在渴求吸毒,此时的他已陷入毒品的深渊无法自拔——不思进取、沉沦堕落、萎靡不振,辛苦打拼赚来的钱被他挥霍殆尽,更让他感到绝望的是,他感染了HIV。
除了“毒魔”,“病魔”也开始侵蚀小北的身体和心理,这导致他更加肆无忌惮地依赖“毒魔”,在吞云吐雾中消磨时光、麻痹自己。2019年,他因吸毒成瘾并感染HIV被公安机关送至省戒毒监测治疗所强制隔离戒毒两年。
“亲情”感召让他迷途知返
小北说,刚到省戒毒监测治疗所的那段时间,是他人生中最煎熬的时候。远离了毒品,他的头脑愈加清醒,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想到了已经上高中的女儿正需要父亲的陪伴,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失声痛哭。
看着情绪越来越低沉的小北,省戒毒监测治疗所的警察开始找他谈心,在了解了他的情况后,便耐心对他进行开导教育,让他相信配合戒治,他的生活可以重新开始。
警察李智鹏说,包括小北在内的很多艾滋病戒毒人员都在医疗卫生、身心健康、社会接纳、就业保障等方面有更高的管理教育需求,所以省戒毒监测治疗所安排具有医学、心理、教育专业背景的警察,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强、专业性高的管理教育,并对戒毒人员因病施管、因需施教,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会得艾滋病”“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如何能够拥抱希望”“我可以对就业歧视说不”,以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让他们主动积极地接受戒治,而不是一味沉湎于自责与后悔中。
小北说,艾滋病戒毒人员最怕的就是冷漠和歧视,但省戒毒监测治疗所的警察对他们就像对亲人一样,不歧视他们,还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耐心地向他们传授道理。“警察都在努力为我们寻求更好的戒治方法,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弃自己。”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小北说,今年夏天女儿就要参加高考了,他要做女儿身后那棵遮风挡雨的“大树”,所以他要积极戒治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在一次亲情电话中,他和女儿约定:在他走出高墙的第一时间,会带上亲手做的美食,去学校与她见面,道一句:“孩子,爸爸回来了!”此时的小北,对未来充满期盼与渴望,他相信幸福就在前面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