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面对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作为法院队伍主体的党员干警,要充分发挥先锋引领作用,自觉深入践行“两学一做”,讲政治、重规矩、做表率,修身立德严纪守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修身立德,锤炼讲忠诚、有信念的政治素养
“人若有志,万事可成;人若无志,一事无成”。作为共产党员,坚定不移跟党走的理想信念是党的事业前进的灯塔和指路明灯。作为人民法官,坚定对法治的信念、对法律的信仰是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是修身立德、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思想基石。当前,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法院面临的改革发展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司法环境更加严峻复杂,我们党员干警唯有在政治上清醒坚定、勇于担当,才能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才能有效应对各种新挑战、新考验。
作为一名党员要经常自省修身,打扫思想灰尘、进行“党性体检”。在人民群众眼里,共产党员这一称号就是旗帜和标杆,作为法院的党员干部,就要在办案以及各项工作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遇大案能够主动办,遇难事能够往前站,不退缩、不畏难。今年上半年我院案件增长率仍然位居全是首位,在全市法院法官员额最少的情况下,我们怎样完成审判工作任务,考量着我院每一名党员干部,能否担担子,能否带头承压、带头奉献,危难关头是否冲得上去,关键时刻是否经得住考验。
越是矛盾突出的焦点问题,越能体现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作为党员干部应有敢啃硬骨头的精神,用直面矛盾的勇气和破解难题的智慧,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全力推动问题的解决。审判执行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的利益,容不得半点差错,但我们绝不能因为害怕失误而缩手缩脚、推诿扯皮。我们的党员干警应正确看待荣辱得失,不因噎废食,不消极怠工。滁州市出台《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容错纠错免责实施办法(试行)》,就是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者撑腰鼓劲,增强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不忘初心,锤炼体民情、解民忧的民本素养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司法为民是党的宗旨在司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回顾人民司法事业80余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贯彻群众路线、践行司法为民的历史。不论社会形势、条件、环境如何变化,任何时候人民法院服务大局的职能定位不会变,我们法官司法为民的宗旨情怀不能丢,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真真切切感受到公平正义。从当前现状来看,脱离群众之风,伤害群众之举,仍时有发生,突出表现依旧是“六难三案”问题,究其实质是颠倒了法官与群众的关系。对此,我们的党员干警要高度警惕,坚决防止“鱼水”关系变成“油水”关系。
践行司法为民,需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我们的党员干警,应当身处群众之中,不能浮在群众之上,要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把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自内心尊重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当先生,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观念融入公正司法的各项工作之中,不断拉近司法与群众的距离,切实增进司法与群众之间的鱼水之情。
践行司法为民,需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新形势下,我们的党员干警要多深入一线接地气,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倾听,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司法为民举措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切实实帮助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让每一件结案,既能了结纠纷,又能化解“心结”。唯有如此,司法实践才能避免脱离群众,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践行司法为民,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群众是司法活动的亲身经历者和直接感受者,群众的意见就是他们对法院工作的真实评价。我们的党员干警应切实增强监督意识,主动将自己置身于群众监督之中,既要在审判执行过程中留意当事人的点滴意见,还需要深入一线面对面地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做到即知即行即改,为公平正义的实现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严纪守规,锤炼明底线、守纪律的廉洁素养
“轻舌摇动是非立断,朱笔一落生死攸关”。职业特性决定了我们法官必须信守廉洁。清朝官员张伯行《禁止馈送檄》有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张伯行就清廉之利、贪腐之害作了精确形容。法官廉洁也同样体现在拒礼拒贿的细微行动中,体现在每一次都能坚定地拒绝当事人请的一顿饭、拒绝律师给的一包烟、拒绝当事人塞的一个红包……看似微不足道,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坚定立场和原则数十年如一日,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清廉气场,让企图以财物收买公正等行为敬而远之,才能真正做一名清正廉洁、铁面无私的好法官。
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老锁匠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锁匠的底线”。老锁匠准备从两个徒弟中挑选一个,把开锁的最绝密的技巧传授给他。他让两个徒弟同时去开两个保险柜。结果大徒弟不到十分钟就打开了,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众人都以为大徒弟必胜无疑。老锁匠问他们:“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有看里面有什么,您让我开锁,我就只顾开锁。”老锁匠收二徒弟为他的传人。大徒弟不服,老锁匠微笑着说:“做一个锁匠,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
故事中老锁匠所推崇的“心中只有锁”,是职业道德,是锁匠必须坚守的“底线”。作为一个锁匠,如果稍有贪念,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但最终只能害人害己。与其他职业相比,法官是个多诱惑、高风险的职业。作为法官,心中只能有法律、只能有公正、只能有人民,而不允许有其他。
法官操持司法权柄,守护着正义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没有廉洁的职业操守,公正司法就是一句空话。保持廉洁,不一定就能推论出司法公正,但司法不廉肯定不会带来司法公正。一次不廉洁的行为,对法官来说是百分之一的错误,对当事人而言是百分之百的伤害,甚至是不可挽回、无法弥补的伤害,会使司法权威尽失,尊严扫地。对法官来说,廉洁操守,既是防火墙,又是护身符。为此,我们的法官:一要有良好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人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心态健康。以良好的心态干工作,没有干不成功的;以良好的心态去自律,不怕做不到廉洁公正。要想“发大财”,就不要进法院“大门”,就不要来当法官,进法院、当法官就要立足清贫、守住底线、保持操守。二是要力避侥幸。要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大量被查的案件更表明,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遵纪守法、廉洁律己最可靠。三是要慎重交友。很多人出问题都是栽在所谓的好朋友手上。在现实生活中,不交朋友不可能,但交朋友一定要讲个原则,碰到原则上的问题丝毫不能让步。在原则问题上,今日不翻脸,明日就翻船,来不得半点客气的。四是要慎独慎初。自己要提醒自己,把住人生的“第一次”,做到独处自清、坚守如初。五是要闻监则喜。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要正确的认识权力、使用权力,按照廉政准则规范自己的用权行为。特别要闻监则喜,真诚地、主动地接受各个方面的监督。六是要共筑防线。古话说:“妻贤夫祸少。”一个贤惠的妻子可以帮助丈夫挡去很多风雨。所以枕旁要常吹清廉风,相互提醒是非常重要的。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清清白白办案,堂堂正正做人,永远保持清正廉洁,才是一名党员法官的立身之本。
总之,我们要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用好手中的权力,修身立德,严纪守规,艰苦奋斗,敬业奉献,争做“以担当诠释忠诚,以铁规确保廉洁,以公正演绎公信,以严谨彰显作风,以团结共铸辉煌,以勤勉谋求进步,以文明丰富生活,以健康快乐人生”的新时代法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