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会在闽西地区的建立,要早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列主义教育闽西贫苦农民,提高他们的革命觉悟,秘密组织了革命的阶级队伍——农民协会,革命的群众性武装队伍——铁血团。闽西党组织还在农会积极分子中发展了第一批农民党员。 邓子恢在《龙岩人民革命斗争回忆录》一书中回忆道:“当时我与郭滴人同志等主要下乡做农会工作,同时兼顾工会工作。郭滴人同志经常先去布置秘密农会,我则在农会召开成立大会时去出席讲话。”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共青团福建省委为平和、永定暴动发布的文告 到1927年底,龙岩三分之二地区成立了农会,会员达十万人之众。闽西党组织领导农民进行了争取各方面权益的经济斗争,开启了通过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和根据地的序幕。1928年,闽西党组织相继领导了龙岩后田暴动、平和暴动、上杭蛟洋暴动、永定暴动,但由于缺乏经验,这几次暴动均遭受失利。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从井冈山转战赣南闽西,闽西革命开始扭转被动局面。 农民协会立章程 1929年5月,红四军政治部通过了《农民协会章程》,这是革命根据地时期第一部较为系统地规范农民协会的法律文件。《农民协会章程》共七条,第一条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成立农民协会的目的就是革命,“农民协会之作用,在发动农民、组织农民、领导农民,对地主阶级斗争以建立工农兵代表会议政权,没收地主阶级田地分与农民,扫除农村中一切封建势力为目的。” 《农民协会章程》还规定了入会条件:“雇农佃农,及其他不剥削他人劳动的农民”“农村手工人”“革命的农村妇女”等都可以加入农民协会,“会员年龄规定十四岁以上”。“非农民之革命分子,也就是赞成土地革命主张不还租不还债的人,经全乡会员大会五分之三通过亦可入会”“一切收租的人,放重利的人,及反动分子,不准入会。” 永定县农民协会会员证章 《农民协会章程》第三、四条拟定了区、乡两级农会组织的架构。以区级农会为例,设有执行委员会,包括委员长、宣传科长、组织科长、土地科长、财物科长、粮食科长、军事科长、秘书。在《农民协会章程》引导下,农会成员的组织性、纪律性大大增强。 《农民协会章程》第五条对农民协会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包括:“对一般农民作普遍的宣传”“对组织了的农民,加以政治斗争的训练”“打击地主阶级……废除农民对地主的一切债务……举行群众大会焚毁(关于地主的)田契借约”“发动没收一切收租田地的斗争……分配贫农”“组织赤卫队举行游击”“筹备建立区乡两级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等。这些详实具体的法条,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唤醒广大农民起身反对剥削和压迫、进行反封建斗争的强烈愿望。 闽西暴动时使用的部分武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 福建新闻广播 联合推出百集历史印象志 《共和国法治从这里走来》 追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闽西苏区如何孕育了红色法治 创造了我党法治建设史上的诸多第一 成为共和国的“法治摇篮” 听一声霹雳破混沌 看血染红旗铸法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