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调研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方中心 介绍信查询

法治调研网

网站首页

时政快讯
法治聚焦
政法资讯
法治建设
法治服务
当前所在:首页 > 法治沙龙 > 珠海:“产业第一”背后的法治逻辑

珠海:“产业第一”背后的法治逻辑

发布时间:2022-06-21 来源: 广东政法网 作者:佚名

拱北海关2021年共立案查办“水客”走私案件5643起;2021年,珠海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共提供线下服务80368宗……

6月16日,2022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珠海法治发展报告》发布暨中国法治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法治蓝皮书:珠海法治发展报告No.4(2022)》(下称“蓝皮书”)正式发布。一组组数据、一件件案例,记录在蓝皮书上,让人民群众对法治珠海建设的获得感真切而具体。

特区发展的一路,也是厉行法治的一路。这一年,珠海以改革推动,以法治护航,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发展至今,法治蓝皮书与地方法治蓝皮书已成为宣传和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成为开拓法学研究新方法新领域的重要学术载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甦认为。

当下,乘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和自由贸易片区建设的东风,珠海提出了“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工作总抓手,全面打响产业发展攻坚战。

如何接续探索法治特区建设的各项内容,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珠海有了更清晰的思路逻辑。

立善法

5年立法21件,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每年5月,珠海市供电部门工作人员都会为一年一度的电力设施保护宣传活动忙碌。而忙碌背后,他们倍感欣慰——《珠海经济特区电力设施保护规定》实施以来,群众电力设施保护意识逐步提高,全市电力设施被盗窃、破坏案件数与直接损失数实现逐年双下降。

《珠海经济特区电力设施保护规定》的创新出台与实施,被载入蓝皮书。这仅是珠海过去把特区立法权当作特区创新权、优先发展权和改革主动权,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科学民主依法立法的其中一个例子。

“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据统计,近5年来,珠海共新制定法规21件、修订法规2件、修正法规22件、废止法规5件。从科技创新到生态之城,从物业管理到垃圾分类,立法与改革良性互动,为特区的高质量发展绘就浓重底色。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成为摆在全国各地面前的一道考题。越是在发展承压的时候,越是要坚守立法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和决心。

珠海始终在推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和体制机制“软联通”,为全国提供制度创新经验。2021年3月,《珠海国际仲裁院条例》审议通过;5月,修订通过《珠海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提出加强与港澳科技创新政策的衔接;11月,通过《珠海经济特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立足大湾区发展战略,为珠港澳联防联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提供法律依据。

珠海也始终充分发挥地方立法执行性、补充性、实验性作用,不断完善政府立法工作机制。仅今年前5月,珠海市司法局就按时高质完成4部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审查,其中《珠海经济特区工业用地控制线管理规定》坚持“产业第一”,确定工业用地控制线区域界线、优化产业用地规划等,保障了珠海工业用地供给。

能否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是决定一部立法成败的关键。在珠海,如今每部立法草案均通过媒体、门户网站向社会征求意见并反馈采纳情况,重要立法项目均召开专题论证会研讨。

截至目前,珠海在镇街设立了8个政府立法工作基层联系点,就立法项目主动征集基层部门意见,同时在企业、协会、联营律师事务所等设立9个政府立法工作企业联系点,涉及市场主体利益的项目必征求民营企业意见。

如果说气象万千的社会生活,犹如一幅巨大的画卷,立法者则如同画师挥毫泼墨。蓝皮书指出,下一步,珠海将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立足改革创新实践需要,以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为重点,从立法层面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动,以法治保障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未来,一个个立法空白仍将被及时填补,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

促融合

加强司法交流与协作,支持合作区建设

“遇上前期物业解除合同仍拒不移交的情况,业主应该怎么做?”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里,律师根据港澳居民提出的法律问题,针对性地分析讲解内地物业、房产相关法律法规。这是珠海市司法局、珠海市普法办日前主办的2022年“服务港澳普法行”物业专场法治宣传活动上的一幕。

自2021年底该中心启用以来,类似的珠澳法治主题活动层出不穷,通过突出涉外差异化法律服务功能,搭建珠港澳三地法律服务交流与理论研究桥梁,促进整合粤港澳大湾区涉外法律专业人才和资源。

把视野放大,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提速,珠海依托独特优势,不断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司法互助互信。

去年审议通过的《珠海国际仲裁院条例》,专设“国际化仲裁机制”一章,为国内法律体系首次引人友好仲裁、临时措施、紧急仲裁员以及临时仲裁制度等国际通行的仲裁机制,完善了接轨国际、趋同港澳的制度建设。

为支持配合服务好合作区建设,去年,珠海市司法局组织对澳门法律体系进行了研究梳理,在全省首次形成第一批澳门法律制度参考资料汇编,包括澳门民法典、商法典以及澳门商事和经济领域的43项法律制度,合计110多万字。这为比对两地法律制度具体差异点,研究粤澳两地规则衔接,提供了重要参考。

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办理珠海市居住证的澳门居民超过12万人,占澳门居民总数的17.6%.为保障跨境人士法律权益,专门的跨境法律服务渠道也建立了起来。

为及时有效地把矛盾纠纷尽量解决在消费前端,“跨境消费通”在去年开启线上运营,可为澳门居民在珠海(横琴)置业生活衍生的跨境消费提供释法咨询和维权指引。而涉外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的投放,则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自助办”成为现实,共同促进了横琴与港澳跨境生活要素的高效便捷流动。

“希望法律服务业可以先行先试,成为帮助两地增进沟通、促成合作、解决纠纷的桥梁。”澳门青年律师黄景禧去年多了一个头衔——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首批港澳籍劳动仲裁员。逐梦合作区,如今一批如他一样的澳门青年,正在法律与制度的支持下,发挥自身专长,为珠澳两地制度衔接贡献力量。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携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加强珠澳法治深度融合,探索规则衔接、制度对接,在粤澳深度合作的大格局中深入思考、系统谋划,将成为珠海法治建设的重要使命和方向。

提效率

以法治为最硬内核,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只需填报一张出库单,货物当天就可直接送到客户生产线上。”珠海港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关务经理李立言说。

他算了一笔账,按照旧模式公司平均每天都要申报7—8份报关单,“下单—申报—征税—放行—送货”一套流程下来需要1-2天。如今,拱北海关对保税物流管理流程进行全面升级,200多份报关单全部集中到下月初一次性申报缴税,客户当天下单当天拿货,省时更省力。

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产业第一”便如空中楼阁。蓝皮书所记录的,是过去一年珠海不断从法治层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珠海积极探索、全力推进数字政府各领域深度协同发展——税务部门创新开设税务集约处理中心,线上业务平均响应时间由原来2天减至半小时以内;审计部门上线运行数字化在线审计系统,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创新示范意义的审计交互平台;横琴与港澳联手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跨境政务服务平台”,推行集约化便民利企服务……为优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出了一套有力的组合拳。

与此同时,围绕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系统,抓好营商环境法规制度的实施,珠海连续出台《珠海市以评促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珠海市“一照通行、联动激励”涉企审批服务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再造涉企审批按需组合“一次申办”、智能引导“一表申请”、并联审批“一键分办”、证照信息“一码展示”四种服务模式。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针对知识产权保护痛点难点,珠海同步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的协同保护——公安部门对重点行业、企业开展预警防控、普法宣讲,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犯罪;两级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三审合一”,严厉打击侵权行为;检察机关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保障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上月,珠海市司法局加快推动《珠海经济特区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立法进程,为加快构建具有珠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目前,该条例草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已按程序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作为省内首个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区)”地级市,珠海下一步仍将继续打造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城市,为构建发展新格局、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服务和保障。

一个营商环境持续完善的经济特区,正让创新创业的活力在这里竞相迸发。

谋善治

解锁基层治理密码,探索治理新路

“今天平安指数发了消息,交通警情增多,出门慢点骑车。”珠海居民林阿姨看着“平安+”指数推送的消息,对准备出门的老伴叮嘱道。

一次出警,一个投诉,一单城管执法……这些数据都被记录在“平安+”大数据平台。在珠海市域(基层)社会治理项目库中,像“平安+”这样的社会治理创新项目比比皆是,形成一批具有珠海特色的创新经验。

今年是珠海连续第四年发布蓝皮书。每一年,关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都是书中一个亮眼的篇章。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翻开珠海率先在全省出台的《珠海市基层自治标准》,6章44页的翔实内容,覆盖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等五方面事务,为城乡社区推进基层自治规范化提供实操指引。

2021年,珠海相继实施《珠海市文明行为条例》《珠海经济特区出租屋管理条例》《珠海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在市域社会治理方面着力顶层设计,加强实践创新,完善基层治理框架。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市域社会治理纵向架构的重要一环。

在顺利完成4个镇街、46个城乡社区治理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珠海不断加强借鉴、复制和推广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经验。2021年,珠海坚持党建引领,使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备2名村级后备干部和1名党建指导员,建立社区工作者“3岗32级”岗位等级序列和薪酬体系,让基层治理更加规范有序。

走进珠海拱北街道茂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宽敞明亮的活动室里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自2019年12月正式启用以来,这里已经成为不少港澳居民的日常“打卡点”。

茂盛社区与澳门仅隔一条鸭涌河,港澳住户占全体居住人数的36%。此前,鸭涌河遭到不明来源的污染,时常飘出臭味。拱北港澳义工服务站站长、澳门居民林证多次往返珠澳两地,促成有关各方达成解决方案,这是多元力量护航珠澳融合的又一成功实践。

随着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等澳门社会组织落地,珠海引入了澳门社会服务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市民政局积极对接澳门养老服务体系,探索珠澳养老新模式;在省、市妇联和司法业务部门指导下,珠澳妇联合作成立珠澳家事调解服务中心,为跨境涉澳家庭解决矛盾纠纷提供服务新平台……

2022年是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验收之年,站在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珠海持续致力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的探索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区位特点、珠海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子。

■观察

产业先行,法治引领

巢志雄(中山大学司法体制改革研究中心秘书长)

张东妮(研究员)

产业兴则珠海兴,珠海兴则湾区强。

珠海以实体经济提速发展为牵引,主要经济指标争先进位。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落地,珠海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2021年以来,珠海吹响了“产业第一”的号角,明确迈向“万亿工业强市”的新目标,探索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广东经济新的重要增长极。

万亿珠海,不仅是产业领域的单兵突进,更是新征程上全方位的系统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稳定有序的城市环境,离不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社会主义法治。壮志昂扬的产业攻坚战背后,是法治建设的保驾护航。

回顾珠海改革发展的历程,法治建设始终如影随形。2021年,珠海坚持以法治保障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法治答卷。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出台多项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实施细则;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珠海中院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关于共建珠海市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机制合作备忘录》,还有市检察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保障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率先在全国检察机关探索知识产权检察职能统一集中行使新模式……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法治建设的紧密结合,使珠海逐渐开辟出一条经济、社会与法治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新道路,为奋力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奠定了良好基础。

已经连续四年发布的《珠海法治发展报告》,是珠海法治实践最全面、客观、翔实的记载,生动刻画了法治珠海建设与时俱进的实践进程。

今年以来,珠海汇聚司法效能,助力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珠海市司法局充分发挥“一个统筹、四大职能”作用,印发《关于建立服务“产业第一”法治保障工作机制的通知》,出台十项举措,全力做好服务产业发展各项法治保障工作。与此同时,该局还锚定服务“产业第一”战略目标,聚力打造“法先锋”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深耕“头雁引领”“聚力攻坚”“法企同行”实践主题。

珠海从边陲小镇建设成为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党的领导下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生动缩影。“产业第一”的号角在珠海激荡出了振奋的旋律,珠海不仅要做“产业第一”的工业强市,也要做“法治牢靠”的湾区城市。

澳珠极点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三大极点之一,我们期待珠海进一步按照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政法工作提质增效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内协同并进的治理之路,做好社会主义法治的践行者、经济社会发展的护航者、司法体制改革的先行者、党和人民利益的守护者。(南方+)


原文链接:http://www.gdzf.org.cn/zwgd/202206/t20220617_1098016.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调研网 fz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