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闽东浸民心
——宁德市“八五”普法工作回顾
□记者 黄锡顺 王淇锋
普法声音传遍大街小巷,法治之风吹进千家万户。这是“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宁德市开展普法活动的生动形容。
2023年是“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的中期之年。自“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宁德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紧密结合新时代全民普法工作实际,推出系列举措,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高位统筹推进
让普法工作成效显著
宁德市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和加快法治宁德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专门成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每年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普法工作,统筹领导守法普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卯榫相接,部署迅速展开。宁德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市委市政府联合转发了《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各地及市直各单位均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本地本部门的“八五”普法规划。
同时,宁德全市共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9551名,平均每个村有“法律明白人”4名以上;积极开展“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建设,全市已注册登记“蒲公英”普法志愿者7516人;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实现全市2349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一项项保障性举措落实落细,为全市“八五”普法有效开展提供支持。
10月18日,省委第二评估督导组一行莅宁督导检查,并对宁德市“八五”普法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宁德市“八五”普法工作抓得实、做的细,亮点突出、成效明显。而今,全市上下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各部门高效联动、群众组织广泛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已然形成。
突出品牌建设
让普法工作亮点纷呈
作为“福建北大门”的福鼎市地处闽浙边界,与浙江省泰顺县、苍南县相毗邻,由于两地经济社会政策不尽相同,发展模式存在差异,群众对于法律需求侧重点也不一致。
2021年,宁德市司法局、温州市司法局签署《闽浙(宁德·温州)边界法治乡村走廊创建联盟合作框架协议》,打造“闽浙边界法治乡村走廊”,促进边界法治宣传大融合,成果惠及福建省福鼎市、福安市、寿宁县、柘荣县和浙江省苍南县、泰顺县6个县(市)28个乡镇110个村,有效满足闽浙毗邻地区群众不同的法律需求。
打造“闽浙边界法治乡村走廊”是宁德市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的一个缩影。2021年以来,宁德市持续创新载体,打造品牌,坚持法治文化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丰富途径,突出主题普法、开展实时普法、开启浸润普法,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目前,全市共建成法治主题公园168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34个,法治宣传栏2400多个。打造宁德市公安局五里亭派出所“90后警官普法工作室”、古田县“青云社区‘蒲公英’普法工作室”、屏南县善成长“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工作室、福鼎市“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佳阳畲族乡工作站、柘荣“谢圣耀”普法工作室等普法品牌,通过以点带面,推进全市普法工作亮点纷呈。
深挖文化底蕴
让普法工作更接地气
“今天的节目真好,既过了戏瘾,又学到了一些法律知识。”3月,福安市康厝乡东山村戏台鸣锣开戏。台上,“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把戏台变为法律讲堂,用简短、轻松、幽默的方言,向群众宣传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法律知识,呼吁大家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为了让普法宣传更喜闻乐见,宁德市积极将法治文化融入地方民俗,与地方特色相结合,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蕉城区不断拓展法治文化阵地,建立金溪法治文化公园、城南宪法主题公园等法治文化阵地5个;福鼎市将“畲族对歌会”“提线木偶”“嘭嘭鼓”等传统民俗文化与普法活动有机结合;周宁县把普法工作与方言评书相结合;柘荣县把法治文化元素融入评书、书法、绘画、剪纸等。
霞浦县打造“霞小宣”理论宣讲品牌,把普法工作与闽剧和方言相结合;寿宁县把普法工作融入“插秧节”“畲族文化节”“脐橙节”“高山茶米节”“泼水节”等活动中,让法治宣传寓教于乐;古田县挖掘菌都文化、库区文化、侨乡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利用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公益普法;屏南县结合高山生态县的地域特点,把“青绿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普法宣传。
微光点点,聚而成炬。一支名为“法治”的火炬正在闽东大地传递。
责任编辑:林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