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对方太欺负人,当初定装修合同的时候,他家承诺的可是天花乱坠,这都过去三四年了,到现在定制的橱柜还没弄完呢,说好的赔偿款到现在也没付清……”每当提起装修这事,丁女士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故事还得从3年前说起。丁女士北漂多年,终于在北京有了落脚地,满心欢喜期待着可以住进自己精心打造的小家。通过悉心挑选,丁女士选定了北京某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其新房全屋木制家居定制事宜。然而在丁女士按约全额支付合同款项后,该公司却并未如期开展安装事宜。原本预计1个月的装修工期,也一拖再拖,致使丁女士及家人被迫另行租房。通过专业人员勘察,该公司在施工期间存在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情况发生,部分区域在未竣工前便已出现开裂、脱皮等现象。多次沟通未果,丁女士将“不良”商家诉至法院。经法院多次调解,该公司承诺进行补修、补建事宜,并承诺分期对丁女士进行损失赔偿。然而,该公司在法院作出生效的民事调解书后,仍无视承诺,多次找理由拖延。丁女士无奈之下,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要求对方按照调解书的内容支付赔偿款。
海淀法院执行局方岩法官团队承办此案后,向公司送达了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组织双方谈话了解具体情况。经过多次工作,公司将第一笔赔偿款支付给丁女士,并承诺如期支付第二笔赔偿款。半年过去了,第二笔赔偿款仍迟迟未能支付。经法院传唤,公司相关人员拒不到庭,于是执行法官前往公司所在的卖场寻找法定代表人谢某。
在丁女士家属的带领下,执行法官很快找到了该公司的实际经营地点,公司法定代表人谢某并未出现在执行现场,门店的值班店长对于法院的问讯避而不答,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困境。通过翻阅店铺的宣传页面,执行法官将目标锁定至该公司所在的卖场售后部门。经与丁女士家属确认,合同款项分3次支付,第一笔款项系将款项付至卖场的指定收款账户,第二笔、第三款项系在公司的引导下支付至谢某个人账户。
经沟通,卖场工作人员表示根据法院作出的生效文书,卖场可以对消费者进行先行赔付,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10分钟,案款到账了!”丁女士的母亲激动不已,一场近四年的维权之旅终于结束。
针对案件被执行人恶意逃避、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文书的行为,法院工作人员向谢某发出了传票,对其进行了约谈,就其不守信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了训诫。谢某对此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承诺以后一定会诚信经营、遵纪守法,接受社会的监督。
(文中人物除法官外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