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间,收案降幅高达9%,6909件金融纠纷成功在诉前调解,大大缩短了案件的平均审理周期,诉源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这种局面是如何扭转的?近日,作为全省首家专业化金融法庭,武汉市武昌区法院水果湖法庭代表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作典型发言,全面介绍了诉源治理的经验做法。
“武昌区有300余家金融机构,占武汉市半壁江山,需要提供大量的精细化高质量金融审判服务。”水果湖法庭庭长殷晓艳介绍。一些本可以通过非诉、调解或者正常履行解决的案件,如果大批量进入了诉讼程序,既增加当事人负担,也耗费司法资源,影响办案质效。
1+1>2
如何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请银行再放宽还款期限,让公司有时间去筹款,法院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出具民事裁定书,保证还款进度,这样行不行?” 3月15日,位于泛悦汇大厦23层的湖北银行业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的“法官工作室”,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正紧锣密鼓进行的纠纷调解现场,仅仅1个小时双方就达成一致,并签字按手印,在调解协议上进行结果程序化固定。
2022年,水果湖法庭与该中心挂牌成立“法院+银保调”诉调对接平台,设立法官工作室,铺设法院内网专线,部分案件在诉前被推送至省银保调中心。两名专业法官去湖北银保调解中心“上班”,金融主管部门、金融机构、调解人员和专业法官共同在此驻点,进行免费金融纠纷调解,保证了诉前调解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法官帮助申请调解,一直陪伴直到签协议,我们很放心。”这是一位涉及贷款纠纷的当事人的现场感言。水果湖法庭通过观摩调解、旁听庭审、业务培训等方式对调解员进行业务指导,规范程序,总结调解难点与方向,拟定调解方案并进行司法确认。
据统计,通过与银保调中心无缝对接,2023年该法庭共诉前调解成功金融案件6909件,收案同比下降9%。这种机制既高效整合了双方的资源与人力,也让法庭审判能够聚焦重大民生案件审理。
多问一句,多想一层
保险类纠纷诉讼成批下降
为什么保险公司理赔纠纷特别喜欢选择打官司?这是各个金融法庭遇到的普遍现象。
原来,保险公司内部有类似的规定,发生纠纷后更倾向于依据法院的文书来理赔,当理赔金额超过一定额度时需要有法院判决文书作为理赔依据,哪怕知道官司必然会输,也要走这个程序。水果湖法庭分析,这客观上导致大量保险理赔案件涌入诉讼环节,占用了有限的司法资源。
在上级法院指导下,水果湖法庭通过与各家保险公司深入沟通,对方同意首先在省银保调中心进行调解,法庭在调解成功后出具的民事裁定书同样可作为内部理赔依据,从而解开了关键的“死结”。
2023年年底,李某匆匆来到水果湖法庭求助。原来,李某在2020年时向某保险公司投了一份重疾险,结果在2022年,李某不幸被确诊为癌症,但在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时却被拒赔,无奈之下李某只能向法院起诉。立案法官在审核后认为,该纠纷案情清晰,证据充分,于是委托调解中心调解。经共同努力,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了诉前调解协议。
眼下,随着水果湖法庭在保险纠纷调解上的持续发力,不少省市级保险公司总部已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来化解纠纷,这一探索经验正在全省进行推广。
探索共性,发挥示范效应
一次性“扎堆”批量化解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金融产品往往具有同质化的特点,水果湖法庭特别注重办好示范性案例,从而达到批量化处置的效果,既统一了裁判尺度,也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2023年10月,某银行向水果湖法庭递交了18份起诉状,该批案件均因被告小微企业未能按时履行还款义务引发。“如果以判决形式处理本案,小微企业贷款合同提前到期,企业需短时间内支付巨额费用,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影响其正常生产经营。”该案主审法官杜晓婉建议批量化进行诉前调解。
承办法官又以2件成功的案例为示范,成功诉前化解了其余16起案件,仅耗时8天。
在发挥示范案件引领的基础上,水果湖法庭探索出了“逐级分流”的三层过滤模式:对批量金融案件实行先委派诉前调解分流和解一批,再“示范审判+批量调解”分流调解一批,最后立案繁简分流一批。在不断努力下,水果湖法庭实现了收案量与案件审理周期“双下降”趋势性转折,实现了满足当事人需求与节约司法资源的“双赢”局面。
稿件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