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法治调研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方中心 介绍信查询

法治调研网

网站首页

时政快讯
法治聚焦
政法资讯
法治建设
法治服务
当前所在:首页 > 学术探索 > 提高全社会避险救助能力

提高全社会避险救助能力

发布时间:2024-08-13 来源: 河北长安网 作者:佚名

  李雪峰

  刚刚过去的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近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推动防灾避险意识不断深入人心。

  基层是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安全的基础,也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前沿阵地。许多重大安全风险,特别是生产领域风险、环境领域风险、公共卫生领域风险、社会安全领域风险,源自基层,孕育在基层。因此,无论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还是及时处置灾害事故,都必须紧紧依靠基层。尽管近年来我国基层防灾避险、应急管理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但从现实来看,机构不健全、专业设备不到位、专业人员数量不足;教育培训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安全风险意识薄弱、应急知识技能欠缺等,仍然是基层在防灾避险、应急管理方面面临的短板和不足。

  2024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围绕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健全保障机制、强化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部署,为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有效应对基层社会严峻复杂的安全形势,必须将《意见》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切实破解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难题挑战,这也是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内在要求。

  安全风险与事故隐患存在于基层,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也要着力于基层。基层党委、政府要强化政治担当、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原则和要求,基于属地实际情况纵深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基层公安、消防、应急等多元治理主体的责任,坚决打破“都管都不管”的状态,加快构建党建引领、分工明确、多元联动、协同治理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基层应急管理和预案体系,以健全的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从防灾避险、应急管理的实践来看,只有做到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才能切实筑牢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的基层屏障。为此,要推动基层完善工作机制,形成隐患排查、风险识别、监测预警、及时处置、深入整改的闭环管理。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基层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制度,加大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做到精准防控、精准治理,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同时,要完善灾害风险监测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抓早抓小,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基层应急组织要在突发事件即将发生或刚刚发生时,迅速组织预警避险、自救互救,发挥好基层第一响应人作用,不错失避险和救灾良机。

  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做好应急管理,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为此要广泛发动群众、动员全民参与,提升基层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基层应急管理的重要方面是要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目标打造安全应急文化。所谓“人人讲安全”,可以理解为通过宣传教育,使全社会每个人都树牢安全意识、掌握安全常识,在工作和生活中主动讲求安全、追求安全;所谓“个个会应急”,可以理解为通过培训训练,使每个人都学会安全防护、应急避险、应急处置的基本技能。

  政府要推动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注重发挥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动员企业及全社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依靠公众力量防灾避险,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只有走好群众路线,增强公众公共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全社会避险救助能力,才能扎实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原文链接:http://www.hebeipingan.org.cn/zflt/618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法治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法治调研网 fzdy.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