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线索难挖掘、监督工作难推进、治理实效难凸显......这些曾经都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经常碰到的难题。如今,清远市检察机关将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的数字检察战略工作走深走实,以“数字革命”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数字化为法律监督带来全新的赋能手段。
自最高检2022年召开全国检察机关数字检察工作会议以来,清远已采集多个平台数据8100余万条,探索建立模型400余个,先后开展非法采矿、虚假诉讼、安全生产等领域大数据法律监督专项工作,排查出案件线索4万余条,成案10076件,查办司法渎职犯罪案件10人,公益诉讼预估追回税款1.7亿余元,推动全市健全安全生产、医保基金、知识产权等领域治理机制36项,助力检察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以“小切口”推动“大覆盖”
“在清远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就是一个思维导图,模型的实质就是对于案件办理思路的总结,可以实现零成本建模。”清远市检察院检察长陈岑强调,模型的构建必然是源于办案实践,服务办案质效,以个案为支点,研究类案作案模式、同质化手段,提炼数字要素,牢固树立可复制,可推广理念,发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规模效应,推动监督办案质效提升。
2023年10月16日,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中,清远市人民检察院的“督促依法监管超范围、超量采矿等涉矿类案监督模型”经最高检初审、复评等环节,在全国568个作品中脱颖而出,获评一等奖。
该模型的建立,得益于清远检察机关综合运用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刑事案件数据、行政机关执法数据、互联网公示数据等各类数据,针对矿山企业存在非法采矿、非法占地、偷税漏税等问题,通过数字建模、数据比对、人工分析研判等方式,运用“四检融合”“三查并用”等方法,从非法占用农地、超量开采、耕地占用税等角度进行监督,梳理深挖批量案件背后制度漏洞,制发类案检察建议,监督矿产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履职、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实现对矿产资源领域全方位、全链条、深层次系统治理。
“模型数据源必须明确、可获取,想做好数字赋能检察监督的后半篇文章,就是要不断唤醒‘沉睡’的数据。”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叶明忠指出。
清远检察人敏锐挖掘个案背后可能存在的共性问题这个“小切口”,深度运用数字思维、数字方法,从个案中梳理分析出所需的具体数据和碰撞方向。
通过不断对典型个案的“解剖麻雀”,根据数据需求和碰撞方向,依托“小包公”、“天眼查”等平台,调取所需数据,创建监督模型,有的放矢地开展大数据的比对、碰撞,发挥大数据对法律监督工作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输出批量问题线索。
据悉,除涉矿产监督模型获得一等奖之外,清远检察机关开发的“KTV被诉侵犯著作权批量恶意诉讼法律监督模型”也同时获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二等奖,39件案件入选全国、全省典型案例,56项工作在全国、全省经验交流,实现了检察工作跨越式的发展。
打破“数据壁垒”,唤醒“沉睡信息”
如何丰富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应用场景和功能,打造具有“清远特色”数字检察办案格局?关键是要精准识别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监督点。
近日,清远市阳山县检察院在办理性侵类犯罪案件个案中发现,公安机关在现场提取衣物斑迹后没有送出鉴定,或者提取证物过程中没有制作提取笔录,对证物来源无法说明,证据固定存在较大瑕疵。
该院便以此构建了“性侵类案提取物证侦查监督模型”,运用大数据比对进行统计筛查,梳理出当地2021年至今受理的性侵类犯罪证物提取笔录和鉴定文书程序相关资料,通过关键词搜索和个案分析,批量发现提取证物鉴定程序违法情况,进一步通过人工分析研判,针对性开展侦查活动监督。
经过大数据排查和进一步人工核查,采集到数据32条,发现性侵类案件提取物证侦查活动违法情形2类19条,针对加强公安机关提取物证侦查活动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向县公安机关发出类案检察建议书2份(涵盖19个案件),督促公安机关堵塞执法漏洞,完善执法程序,细化执法规范,强化证据固定,提高办案质量。
“在唤醒数据的同时,清远检察机关致力于更广范围激活数据、更宽领域整合资源、更深层次集成模型应用。”清远市副检察长刘斌表示。2022年,清远检察机关依托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共监督立案116件,同比增加41%,监督撤案118件,同比增加49%,纠正漏捕、漏诉198人,同比增加171%,纠正侦查活动违法215件,同比增加162%,数字检察赋能社会治理质效提升显著。
检察一体化综合履职,确保线索精准成案
“数字检察以业务为主导,模型重在人为实践应用。”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刘斌指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输出的只是异常数据线索,线索的最终核实成案离不开手段、人员、能力融合的一体化办案体制。
据介绍,市检察院成立了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并强化“顶层设计”,在全省率先设立检察指挥指导办公室,选用了一批精通业务又具有审查调查经验的检察人员,统筹推进数字检察项目式管理。
“用数字检察‘融合检察履职、融入办案日常、融通上下内外’,可确保全部监督点‘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逐步从‘专班专项推进’转入‘全业务全链条覆盖’,打通部门壁垒,实现线索互移互通,拓展法律监督渠道。”
“实行书面审查与自行侦查、调查复核相结合的亲历性办案模式,能把发现的疑点转化为有客观证据支撑的线索,开展监督成案。”
“坚持数字检察作为侦查工作的‘增长点’,将侦查工作作为数字检察的‘支撑点’,打造‘沉淀式’大数据信息库进而实现精准监督,形成职能部门综合治理合力。”
此前,市检察院连续数月组织开展“四大检察”数字模型群建设研讨会,清远市两级检察院代表在会上积极各抒己见己想。
为有效破解监督难题,清远两级检察院始终坚持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本的信念和侦查“一案N查”的方法贯穿在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活动中,积极探索构建与公安、纪监委等各部门联合办案机制。
在2022年7月掀起数字检察之风伊始时,清远市检察院“借力使力”,在侦办全省首宗金融行业部督案件——“1.01”人伤保险诈骗系列案中,利用司法裁判文书网数据库、“小包公”办案辅助系统数据库、司法行政系统律师从业人员数据库、保险公司近十年人伤案件数据等数据进行碰撞比对,通过大数据建模比对,全面梳理类案中存在的枉法裁判、司法腐败问题,立案侦查背后职务犯罪8件8人,其中法官3人、公安民警、辅警5人。
“在数字检察赋能下,实现法律监督溯源治理,是清远检察机关当前的主攻方向之一。”陈岑表示,接下来清远市检察院将加快现有成果模型的提质和监督应用场景的创新研发,继续强化清远检察人的大数据思维和分析研判能力,当好广东数字检察建设的“赶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