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等7部门组织的“以旧换新”行动正在全面铺开,持续释放巨大内需市场潜力,但也有不法分子试图浑水摸鱼、行骗获利——
9月2日,商务部在官网发文称,近日接到群众举报,有不法分子伪造发布“商务部办公厅文件《关于以旧换新惠民款补贴发放的公证通知》”,并以商务部及其下属机构名义组织“以旧换新—共筑中国梦”直播宣讲等活动,收取公证费用,已向公安机关报案。9月3日,北京警方发文提示,近期不法分子以“惠民补贴红利”为诱饵,要求用户申请补贴机会,收取公证费、报名费等费用。经查,此类信息皆为诈骗信息,实则是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的新“马甲”。
“民族资产解冻”是40年前的老骗术了。此类骗局的主要特点是,不法分子打着国家、民族旗号,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编造国家相关政策等手段,虚构各类“投资项目”“惠民工程”等,谎称只需投入极少资金就能获得高额回报,诱骗受害人在网上签订协议、购买商品参与投资或缴纳“项目启动资金”“会员报名费”“项目公证金”等,从而实施诈骗。
“老骗术”披上“新外衣”,之所以还能骗到人,原因之一是不法分子紧跟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编造出的“新项目”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人看不清,此次的“以旧换新”就是一例。加上利用AI换脸等技术,伪造与国家领导人合影图片或讲话音视频,对诈骗项目进行包装造势,再不断以话术给受害者洗脑,诸如“要为国家严格保密”,因而极具迷惑性,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屡屡得手。
但无论不法分子怎么换“马甲”、编话术、造概念,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让受害者掏钱。正如公安机关提醒,公众自身要增强防骗意识,认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很可能有陷阱,牢记凡是声称缴纳数十元、上百元会费、报名费等就能获取巨额回报的,凡是自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干部,通过电话、微信、电子邮件、QQ等方式进行所谓“委托”“授权”“任命”的,均是诈骗。
媒体梳理多起案件发现,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行骗精准度高,背后是不法分子境内外勾连,境内代理人会通过线上形式定期给投资人上课、开会,紧跟热点讲授国家大政方针,一旦境外团伙开发出了“新项目”,就抛给投资人,对此深信不疑的投资人便开始争相投资。行骗过程中,国内的各级代理层层收取“提成”,其余资金则转向境外。这既启发公安部门要摸清不法分子团伙架构,从源头打击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犯罪,也提示了利用“以旧换新”等政策的骗局还会不断出现,相关部门有必要建立预期、提前应对,避免政策效果被稀释。
上一篇:南方日报:莫给“黄牛”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