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县城幢幢高楼民宅,沿着历史悠久的阿阳路一直向前,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具有苏式风格的建筑,这便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城关派出所,也是平凉市静宁县解放后成立的第一个派出所。
静宁县城关派出所旧貌外照
穿过县城幢幢高楼民宅,沿着历史悠久的阿阳路一直向前,在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具有苏式风格的建筑,这便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城关派出所,也是静宁县解放后成立的第一个派出所。
硝烟弥漫,烽火连天。据史料记载,1949年7月26日,在中央西北局的批准下,中共静宁县委在西安正式成立。8月16日,静宁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运行,内设民政科、财粮科、公安局、邮政局、电信局。11月,县公安局成立东关派出所。
成立之初,在县公安局的领导下,东关派出所参与肃清了县城内反革命残余势力,为当时开展的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道路扫清了障碍,有力地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安定了社会秩序,为人民群众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964年12月,经静宁县人民委员会研究决定,正式成立了静宁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其前身“东关派出所”在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后,自此悄然掩名于岁月。
1982年城关派出所干警合影
年逾古稀的徐谦是上世纪70年代城关派出所的老干警。据徐老回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20年间先后四任所长任内,全所警力一直不足10人。“虽然那时我们警力严重不足,但群众的力量是无穷大的,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制胜法宝。”他举例,在上世纪70年代,他们在追击一名盗窃自行车违法行为人时,对方狡猾地钻进了一大片玉米地。就在当时警力有限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所长李向碧发动附近40多名群众将玉米地围了个水泄不通,才将违法行为人擒获。徐谦感叹说:“干警察工作,一定要搞好警民关系,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群众的大力支持。”
“60年代中期,所里办公借用的是人家东关居委会的6间土坯房。直到1975年前后才靠财政拨款修了两层8间砖混结构房供派出所和拘留所共用,仅有的3张办公桌都是老民警在使用,年轻民警都爬在土台上进行办公,那种艰苦你们是想不到的!”徐老回忆说,“交通工具是3辆自行车,谁下乡谁使用。”
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城关派出所于上世纪末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并付诸实施,全面完成“五小工程”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建焕然一新。城关派出所狠抓警务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队伍正规化和保障标准化建设,强力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积极打造了科技先行、情报主导、精细管控、立体打防的现代警务运行体系。
近年来,静宁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立足公安机关法定职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派出所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先后总结出“当场训诫法”“说服开导法”“寻根查源法”“宽严相济法”等十大工作法,大力推行“五小警务”模式,整合社会综治力量,做实社区警务,创建“平安社区”、平安“岗哨”和安全“防火墙”的“一领、二创、三建”社区服务品牌,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城关派出所是一支为民服务的优秀公安队伍,有这样的队伍守护,我们感到很安心,也很放心。”优秀社区代表静宁县东顺新合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昌荣这样评价城关派出所。
该所目前管辖城关镇及城川镇、司桥乡、城市社区管委会“两镇一乡一社区”,辖区总人口15.6万余人。近年以来,城关派出所辖区刑事、治安警情呈逐年下降态势,现行命案全破。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13.1%和22.3%,治安案件发案同比下降14.8%,电诈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91.3%,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便民利企措施广受赞誉,先后荣获“全国一等派出所”“全省优秀派出所”“人民满意派出所”等20余项荣誉。2023年12月,被命名为第三批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岁月如歌,誓言铿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静宁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将持续打造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优秀公安铁警队伍,努力以公安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原文链接:https://www.gszfw.gov.cn/Show/413425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