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冯某在某火锅店从事保洁工作,期间双方未签订书面用工合同,某火锅店也未为冯某购买工伤保险。2022年10月,冯某在店里打扫卫生时不慎摔倒导致右脚受伤,后经送医治疗,其伤情诊断为右脚骨折。
某火锅店认为冯某已经超过退休年龄,并非适格劳动者,且双方对于冯某伤情鉴定事实存在较大争议,为解决因受伤产生的工伤待遇问题,冯某向成都锦江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工伤赔偿类纠纷产生后,劳动者往往需经历确认劳动关系或确认用工主体责任、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请求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等繁杂的工伤赔偿流程才能得到赔偿款。考虑到冯某年龄较大,且因受伤导致行动不便,为切实降低当事人诉累,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承办人主动加强前置环节调解力度。一方面,结合已掌握的事实情况强化庭前释法说理,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审理结果就责任承担问题积极与用工主体沟通释明;另一方面,引导双方就核心利益诉求分歧,以空间换时间,就调解金额互商互让,促进受伤老年劳动者及时获得赔付。最终,在承办人努力下,考虑到冯某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约定由某火锅店一次性支付冯某调解金额42000元,双方争议实质化解,案件用时不足60天。
案件办结后,成都锦江法院针对老年人口就业重点领域向餐饮行业协会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协会加强对老年劳动者工伤保险投保覆盖宣传,引导经营企业投保商业型雇主责任险,合理分散用工风险。
法官提醒: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随着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健康状况的改善,无论是基于国家相关政策引导,还是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老年人口再就业意愿亦在不断增强。部分退休再就业劳动者已不具备办理医疗、工伤等常规劳动者社会保险条件,用人单位为节约用工成本也较少购买商业保险,导致超龄劳动者与普通劳动者相比,在劳动权益方面更缺乏保护。关注老年人就业问题,发挥“银发打工族”经验优势与社会价值,构建老龄化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本案系老年人再就业过程中发生人身损害的典型案例,锦江法院充分关注以冯某为代表的老年人劳动权益保障问题,靠前强化案件办理效果,有效缩短老年人劳动权益兑付周期,并通过司法建议的方式引导相关企业探索老年人口用工新模式,彰显出司法助力老年群体劳有所获、劳有所保的强大保障作用,对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实现人生价值,提升老年群体满足感、获得感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