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省高院与省残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和多元解纷情况。
省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姚丽青在发布会上介绍,省法院会同省残联于今年11月初出台《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诉讼服务的十二条举措》,着力健全“全覆盖”无障碍诉讼环境、“全流程”诉讼绿色通道、“全协同”多元纠纷化解工作、“全方位”工作保障机制。当前,全省法院建成276个无障碍法庭、185个无障碍调解室,58家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配备能提供盲文等无障碍版本的诉讼资料,并为有需要的残疾人协调提供手语翻译等服务,还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上门立案服务。
为做好涉残疾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多元化解工作,省高院还与省残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涉残疾人“总对总”在线多元解纷试点工作的通知》。莆田中院会同莆田残联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维权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建设的若干意见》,并在全国首先建立“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多元解纷中心”。全省各级法院会同残联在矛盾纠纷较多的乡镇(街道)和行业领域专门设立23个涉残疾人法官工作室,并在交通不便的边远乡镇或者村设立1762个巡回审判点和诉讼服务站点,由法官、残联工作人员以及调解员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法律咨询、诉讼引导、纠纷排查、调解化解等工作。
福建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廖艺萍在发布会上介绍,通过与法院建立涉残维权多元解纷衔接联系人制度,与司法、财政等部门密切协作,建立法援、专业调解志愿服务团队和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形成残疾人多元解纷协同体系。残联维权工作人员、志愿律师、特校手语及盲文教师、心理辅导教师等人员作为调解员,经岗前培训后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开展调解工作。同时,省残联积极打造残疾人法律服务平台,在全省建立103个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 (记者 郭佳文)
责任编辑:林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