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庭审优质化案例展示会,九位来自省内各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受邀参会,现场了解鞍山两级法院运用新型审判技术审理的六起优秀案例。鞍山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林向代表们介绍了庭审优质化工作如何推动审判质量、效率、效果和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实现“四个最优”。鞍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新宇、省人大财经委经济监督处处长董晓华参加会议。
陈林表示,鞍山法院推行庭审优质化,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充分尊重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从起诉状和答辩状书写开始,引导当事人准确表达诉求、有效形成争点交锋,让当事人提前了解案件走势,对裁判方向形成合理预期,从而根本上解决上诉率、申诉信访率高等问题,精准回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
自2022年以来,鞍山法院以诉答文书规范化为先导,在民商事审判领域探索推行新型审判技术,构建了“诉答文书规范化+书状先行、争点交锋”的庭审优质化工作体系。这一举措使得全市两级法院审判执行质效指标始终保持在全省合理区间,且呈优态势明显。
展示会上,六位法官通过典型案例介绍,展示了“争点确定前置”、“聚焦式”庭审、释明权行使、心证公开等新型庭审技术在不同类型案件中的灵活运用。这些案件涉及劳动争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等多个民生领域,引发了代表们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
对于农村土地纠纷案例,刘智代表和王秀英代表感触颇深。刘智代表认为,台安县人民法院法官魏来的调解结案方式,注重矛盾纠纷疏导,凸显了新型审判技术的作用。王秀英代表希望鞍山法院加大宣传力度,让庭审优质化审理方法广为人知。
官启军代表见证了鞍山法院庭审优质化工作从起步到发展的过程。她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让老百姓满意最重要。两年前她参加过诉答文书规范化改革专家论证会,如今看到了更多新成效,也见证了法官业务能力素质的显著提高。相信在各界共同努力下,庭审优质化工作的“好声音”会传播得更远更响亮。
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庭审优质化案例展示会
·声音·
鞍山法院庭审优质化工作在回应群众司法需求方面形成了独有的解题思路。诉答文书规范化和“书状先行”提高了办案效率,让老百姓清楚知道诉状怎么写,明白结果为何这样判,不用多次奔波,省时省力。
——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党委书记马英
庭审优质化实现了当事人实质解决纠纷与法院工作提质增效的“双赢”。“书状先行”和心证公开使审理方向更明确,节省了庭审时间,减轻了双方负担。
——全国人大代表、营口市工商联副主席张晓文
从民事案件上诉率和申请执行率逐年下降、调解率逐年上升的数据中,能看到法院兑现司法为民承诺的决心和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沈阳新北燃气有限公司售后服务部售后服务班长李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