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加入中农时代-FZ调研网!

人员查询 车辆查询 调研选题 地方中心 介绍信查询

中农时代-FZ调研网

网站首页

时政快讯
法治聚焦
政法资讯
法治建设
法治服务
当前所在:首页 > 法治纵横 > “拔哥”是谁?竟三年化解矛盾纠纷1900余起,群众回访满意率达100%!

“拔哥”是谁?竟三年化解矛盾纠纷1900余起,群众回访满意率达100%!

发布时间:2024-12-20 来源: 中国长安网 作者:佚名

  “红色引擎”激发治理新活力

  广西东兰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基层善治

  

  

  冬日的“拔哥”故乡,暖阳高照,万山叠翠,一派安宁祥和的景象。

  走在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干净的村道上,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数百亩葡萄园区内,村民们在小心翼翼进行护理。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们村的‘阳光玫瑰’总产值超过百万元。”东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永祥笑呵呵地说,“阳光玫瑰”是该村“红色共耕”系列示范产业之一。以葡萄园为中心,东里村辐射带动发展红心蜜柚100亩、桑蚕450亩、油茶1500亩及林下中草药1500亩等特色产业。

  “红色共耕”系列示范产业欣欣向荣,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阳光”,2023年东里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大关。

  1930年初,邓小平、韦拔群、雷经天等百色起义领导人在东里村开展土地革命试点,创立中国首个农民“共耕社”,以“共”字为精髓的“共耕理念”,成为早期化解土地矛盾、开展土地革命的成功经验,被后人奉为协商议事、共谋发展的准则。

  红色热土续血脉,于传承中勇创新。近年来,东里村将“共耕理念”与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合,探索创新共商、共议、共评“三共”群众协商议事工作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三共”群众协商议事工作法,商来好发展,也商来好乡风。陈永祥介绍,村里矛盾纠纷一年比一年少,今年以来,东里村仅发生2起矛盾纠纷,全部成功化解。

  “三共”群众协商议事工作法在东兰县铺开,并入选全区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先进典型。

  “协商议事调动了村民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热情。”长乐镇长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梁炳超介绍。

  今年8月,长乐村要建设污水处理池,在征地过程中因土地边界问题,有些村民提出异议。村干部与村民面对面协商议事。几次商议下来,村民最终统一思想,一致同意建设污水处理池,目前选址已全部落实。

  协商议事,让长乐村“常乐”。近三年,该村零诉讼,成为全县无讼重点村。

  按照“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东兰县用活“红色资源”,倾力打造党员干部淬炼初心、勇担使命的“红色熔炉”。

  针对农村地区矛盾纠纷多发且复杂等特点,东兰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从县直部门、乡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选派精干力量,组成14支“拔哥先锋队”,每半个月进村入户开展走访服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将韦拔群一心为民、百折不挠、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运用到化解矛盾纠纷实践场景中。

  “今年以来,全县共有1863名干部加入先锋队,主动开展为民服务工作。”东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吉楠告诉记者,“拔哥先锋队”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主动从“要我下沉”向“我要下沉”转变,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解难事。

  2017年,泗孟乡的张某和陈某因相邻土地的使用问题发生争议,由最初的口头争吵发展到肢体冲突,多年来纠纷愈演愈烈,双方一直处于交恶状态。乡政府和村委会多次介入调解,但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今年11月初,陈某欲在争议地上动工,遭到张某极力反对。双方言辞激烈、互相谩骂,气氛剑拔弩张。

  “拔哥先锋队”及时到达现场开展调解工作。从法律法规到邻里和睦、社会和谐,“拔哥先锋队”针对双方争议的焦点,通过背对背调解法,最终明确了相邻土地的界限,双方均表示不再就此事发生争吵,长达7年的相邻土地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干部主动触底下沉,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一年来,“拔哥先锋队”深入基层化解矛盾纠纷823起,化解率达98.76%,当事人均无上诉上访行为,有力保障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追求真理、百折不挠、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是韦拔群革命品质的主要内涵。全县上下,心怀感恩,将韦拔群的革命品质融入新时代基层治理。

  东兰县属于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深度贫困县,当地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群众打官司要辗转几次才能到县城立案开庭以及寻求司法服务。农村地区宅基地纠纷、山林土地纠纷、邻里家庭矛盾等民事纠纷案件,一度占到全县一审民事纠纷案件的73%。

  为让“拔群精神”发扬光大,东兰县人民法院成立“拔哥”流动法庭,打造“山区巡回审判+信息化应用”司法特色品牌。

  “建”在田间地头、“搭”在村头寨尾、“搬”到群众家中……“拔哥”流动法庭跃动在青山深处、红水河畔,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司法服务,实现诉求及时应、纠纷化解早、矛盾不外溢、案结事更了,深受广大基层群众的好评。

  

  “拔哥”流动法庭到群众家门口开庭

  近三年来,“拔哥”流动法庭诉前化解矛盾纠纷1906起,流动审、执结案件245件,群众回访满意率达100%。

  “红色精神,在东兰县并不只是传统,更是一种创新的力量来源。”黄吉楠表示,东兰县传承红色基因,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11月26日上午,记者在巴畴乡巴畴村铜鼓文化广场发现,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村民,将一面面铜鼓挂好,尽情欢乐地敲打起来。悠悠鼓声,如春雷鸣动,正向美好的明天传颂,飘荡在天地间。

  “世界铜鼓之乡”、“拔哥”故里,战争年代那布满荆棘坎坷的地方,如今已阳光普照,人民群众脸上正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广西法治日报)


原文链接:http://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56/2024-12/12/content_1275901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法制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广告服务 投稿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中农时代-FZ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