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浮市新兴县大江镇以实施基层党建强基工程为抓手,深入开展“四个万家”普遍直接联系群众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用心用情为群众解忧,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大江镇落实常态化走访联系群众机制,由镇党委牵头,整合镇村干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互助工作队队员、村民小组长、人大代表等多方力量,组建了45支志愿服务队伍,通过“夜访夜谈”“茶话会”等方式,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用他们听得懂的方言俚语打开“话匣子”,拉近党群距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以来,大江镇组织开展理论宣讲以及医保、“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相关政策解读40多场次,覆盖群众超500人次。同时,坚持政策宣讲与重点工作一体推进,充分发挥村干部、人大代表等群体人熟、地熟、接地气的优势,结合入户走访,组织动员群众超8000人次参与到“我为家乡添点绿”主题活动中,植绿超1.1万株。全面落实今冬明春乡村绿化宣传发动、点位摸排工作,全镇计划新增191个绿化点位。
为推动群众需求在网格发现、民生问题在网格解决,大江镇党委注重建“一网”、抓“三联”,答好乡村善治答卷。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利用干部联村组、党员联农户、积分联奖惩,把全镇5个村(社区)接收报到的423名党员编入网格,成立网格党小组45个,实现“一网兜尽民生事”。
依托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平台,该镇把党的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反诈宣传等工作嵌网入格。今年以来,全镇共走访群众1012户,征集群众意见103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81件,落实解决水汶表自然村饮水安全、大塘自然村村道升级修缮、蕉麻自然村修缮文化楼等9个民生项目,全方位做好惠民实事。此外,建立镇领导班子包村联户工作责任制,通过督办跟进式、上门走访式等方法,推动镇领导班子牵头解决邻里纠纷、征地租地矛盾等94宗。
外出居住和务工人口多,常住人口基本为“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是大江镇目前的存在问题。为此,大江镇党委立足群众关心的“小切口”问题,不断扩大“办实事”覆盖面,积极发挥驻点联系、“双报到”和三级党建网格联系群众优势,提前摸清镇内留守儿童、老人的基本情况,建立“两留”人员数据库,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用好党员流动服务岗、积分管理制,该镇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超100名在职党员到村(社区)报到,带动近600名农村党员、群众上门开展义剪义诊、卫生清洁服务等志愿活动110多场次。坚持党建带群建,成立了“大江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室”、大江镇理发师服务队伍,推出了“爱心家长”、流动课堂、校园专线车等一批特色服务,实现便民利民服务延伸至村、“两留”人员关爱服务延伸至户,全力解决好群众日常琐事。
大江镇紧扣镇域区位特点,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推动人居环境、特色产业、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加快构建镇村一体化发展布局。镇领导班子带头认领农房风貌整治任务,实行“一对一”联系机制,推动“四沿”地域的农房风貌管控完成率100%。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绿化工作,发挥党群共建优势,建成农村生态小板块92个,创建“美丽庭院”65户,以建设“梅花谷”“桃花岛”“主题林”为节点,打造了覆盖全镇“一线三区”近10公里的乡村绿化典型带。
值得注意的是,大江镇紧扣特色产业融合提升,全链条打造“一粒豆、一条鱼、一湖水、三棵树”产业矩阵,建成省级大豆产业技术示范基地、省级青梅“一乡一品”种植基地,推动形成合河大豆和肉桂、平岗生鱼种业、梭朗油茶、大塘青梅等“一村一品”新格局。围绕镇村功能提升,聚力完善圩镇功能体系建设,全力实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专项攻坚行动,通过合理划定摊贩设置点、搭建钢棚结构集贸市场、落实食品安全督导等举措,优化提升梭朗小集市、合河圩,守好百姓“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