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省法院把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任务来抓,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主动作为,努力发挥普法工作主力军作用,采取有力措施,较好地完成了本职范围内的普法宣传任务,被评为“全省普法教育暨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全省谁执法谁普法示范单位、全省七五普法教育中期先进集体”等称号。之所以取得一点成绩,我想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一是院党组充分发挥引擎作用。省法院党组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坚持把普法宣传与法院职能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制定普法工作规划、年度普法计划,列出普法责任清单,做到与审判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考评。
二是构建普法工作责任体系。成立由院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责任主体的普法工作职责范围,并把普法工作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形成普法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三是努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教育网络。大体上有一下几个做法:
1.落实以案释法推进全民守法。省法院制定了《以案释法制度》,要求全省法院的裁判文书增强说理性、办案法官做好判后答疑工作,把每一起案件办成一堂法治课。截止10月30日,全省法院共受案74.2万件,结案53.7万件,同比分别上升22.1%、19.3%。其中,省法院受案11504件,结案8210件,同比分别上升19.1%、14.4%,随着办案数量的连年增长,越来越多的群众直接受到法治教育。
2.加强行政审判促进严格执法。加强行政审判促进严格执法。一年来,全省法院共审结行政诉讼案件7206件,同比上升18.15%。审查和执结行政非诉案件3169件,同比上升17.35%。全省一审行政案件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实现100%,让群众告“官”能见“官”。同时,向省委、省人大、省政府报送行政审判“白皮书”,协助培训执法人员1460人次,向行政机关发送司法建议75份,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3.打造品牌效应,推行法院开放日。院党组充分认识到,开展“公众开放日”的过程,就是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强化法治信仰的过程。群众走进法院的人数越多,法院离群众的距离就越近,就越有利于人民参与司法、了解司法、监督司法,越有利于保障人民司法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越有利于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省法院大力倡导“让人民群众走进法院,让法院走进人民群众心中”,强力推行“公众开放日”制度。截至12月上旬,全省法院共举办“公众开放日”10000次,接待各界群众258945人。“公众开放日”已成为我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课堂、展示法治建设成果的明亮窗口,“全省谁执法谁普法示范单位”“省直机关党建活动基地“全省普法教育暨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省直普法教育暨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省军区法治教育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6个普法教育基地在省法院挂牌,2019年10月被选为全省志愿服务“五个一百”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予以宣传报道。最高法院院长周强、省委书记张庆伟同志分别给予充分肯定。
4.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工作常态化。
《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出台后,为了确保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在省院机关落到实处,落出成效,我们于今年9月份制定了《关于落实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的实施办法,确定责任部门,落实责任人,把推动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工作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截至三季度末,全省各中级、基层法院共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577次、参与人数14724人,其中现场旁听265次、旁听人数7165人;网上或集中观看庭审视频302次、观看人数7299人。
5.大力开展“打官司不求人”宣传活动。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石时态在全省两会上郑重承诺,让老百姓在黑龙江法院打官司不求人,为了践行这一庄严承诺,全省法院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努力实现让“让老百姓打官司不求人”。省法院先后印发“打官司不求人”招贴画9万余份,组织全省法院法官在同一时间进行集中宣传,通过集中张贴、宣讲、媒体跟进宣传等方式,努力做到家喻户晓;印发“打官司不求人指导卡”14种,向每一名来法院立案、咨询的群众发放。
6院长走上讲台提升普法质量。在广大法官进社区、进村屯、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等地广泛开展普法宣传的同时,省法院和部分大中城市的法院院长走进大专院校举办法治专题讲座11场,在更高的层面上宣讲法治,实现了全省大专院校法学专业师生的全覆盖。2018年石时态院长到黑大进行司法改革方面的讲座,2019年又在全省政法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进行了讲座。
7.扩大司法公开增强普法效果。借助“一网两微一端四平台”,打造开放、动态、透明、便民阳光司法新机制,在保障群众司法知情权的同时,拓展了群众接受法治教育的渠道。一年来,全省法院在互联网公开裁判文书47万份、庭审直播录播4.4万次。黑龙江法院网点击量达9100万次,省法院官方微博粉丝达209万,微信关注用户达12万。
8.集中攻坚克难树立法治权威。经过三年来的“基本解决执行难”集中攻坚,特别是“雷霆行动”,累计公布“老赖”名单32万人次,限制购买机票、车票164万人次,限制担任法定代表人和企业高管8000余人次,限制出境1385人次,拘留1.6万人,罚款2100余人,追究刑事责任189人,迫使8.3万人自动履行了义务,有力促进了“法律底线碰不得”的意识在广大群众心中树立起来。今年10月30,省法院与最高法院、省电视台联合开展了“正在执行”全媒体直播活动,6个执行现场,6路记者跟踪报道,黄金时段播出,时长2个小时,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台、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新浪等五大门户网站、今日头条、快手视频平台等40余家媒体参与,2000余万人点击观看。
9加大宣传力度传播法治声音。坚持新闻发布例会制度,全省法院共举办新闻发布会660次,发布典型案例863个。省法院与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庭审内外》栏目,每周播出一期普法案例,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在新浪网开通省法院官方微博页签,网民观看量每期平均7万余人;在人民网、中新网、东北网、凤凰网发出全省法院新闻1300余条。各中级、基层法院也都在当地报刊、电视台、互联网站开办了法治专栏,讲述龙江司法好故事,传播龙江司法好声音。
10.集中搞好宪法日宣传。每年12月4日,全省法院都宪法宣传作为一个工作重点,着力推动。一是由各级党组书记、院长做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题宣讲。二是要通过“一网两微一端”平台反复推送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内容,积极营造良好氛围。三是积极与媒体合作,选取全省法院学习宣传贯彻宪法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广泛宣传,突出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利用公众开放日进行宪法修正案内容宣讲。五是有计划组织广大干警积极开展到机关、学校、企业、社区等地宣讲宪法修正案活动,让广大群众了解宪法修正案的修改内容,做好解疑释惑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六是通过诉讼服务中心和人民法庭的接待窗口,向广大群众印发宪法修正案宣传单。七是组织开展宪法知识竞赛或宪法知识考试,不断提升干警准确把握和熟练运用宪法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今年12月4日,全省法院的法官们都集体进行了宣誓。
当然,人民法院的普法工作伴随着司法的全过程,做好法制宣传也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法制宣传方面我们虽然做了一定的努力,但是距离党和人民的要求、省委的部署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创新传方法,活化宣传方式,提升宣传效能,为法治龙江、平安龙江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