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溧阳市以一以贯之的决心筑牢发展底盘,以一以贯之的韧劲夯实组织基础,以一以贯之的坚守建设美丽家园,全面实施党建“聚溧工程”,以高质量党建打基础、利长远,努力交好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
一幅作战图 吹响振兴号角
在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溧阳坚持一茬接着一茬干、一腔热血趟新路,将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转化为溧阳大地上的生动实践。
靠前指挥探索“振兴路径”。积极引导广大党组织、党员担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急先锋”,在城乡融合中打造特色品牌,在重大项目一线成立攻坚党支部、推行“项目党建”等。“党建引领共治共享,唱响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美音溧阳”入围全省复制推广第一批现代化建设探索实践典型经验。
精准作战强化“造血功能”。连续9年实施经济薄弱村挂钩帮扶行动。在“领导挂钩、企业联村、干部帮户”活动中,累计选派56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近百个优质“造血”项目落地生根,村级经营性收入均超70万元。开展“结对低保边缘户、共走发展幸福路”活动,全市副科职以上在职领导干部结对567户低保边缘家庭。
强基固本夯实“一线堡垒”。全面贯彻落实常州“龙城先锋”和“3211”品牌工程,打造“1+5+X”立体化党建规范制度体系,常态化开展党建“政治体检”和“特色支部”评选,构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闭环,把党的组织力凝聚成乡村振兴的厚实力量。
一支先锋队 扛起千钧重担
溧阳坚持选育管用并重,为乡村振兴打造一支善谋全局、能打硬仗、勇于担当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
打造村书记“主心骨”。深入推进县级备案、档案专管、日常跟管制度,完善村书记专职化管理体系;立足能力提升,每年开展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等主题培训,实现轮训全覆盖;立足严管厚爱,定期评选“为民务实清廉十佳村书记”“耕耘奉献奖”等先进典型。
培养村干部“主力军”。坚持分级培养、分层比选、分类管理,选派优秀年轻村干部到信访、拆迁等部门跟班学习、提升素养。连续5年成为“定制村干”培育工程试点市,累计招录70名定制村干部,人数为全省最多,有效充盈乡村振兴的“动力源”。
强化普通党员“主动力”。推行党员代办制服务,成立村级党员服务代理站,梳理出10大类74项便民服务事项,开展“事务代办、诉求代言、利益代理”,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一条网红路 串出金山银山
依托网红路——“溧阳1号公路”,溧阳以全域党建带动全域振兴。
组织驱动盘活“沉睡资源”。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如竹箦镇姜下村联合两个经济薄弱村参股竹箦风鹅厂,重振“竹箦风鹅”品牌,2021年,该村集体总收入546万元、经营性收入239万元,带动周边近200名群众就业致富;开展第一书记一村一品电商扶贫对接会,通过直播带货带火本土农特产品。
党员联动打造“创业走廊”。建设曹山、北山两大党员创业示范走廊,通过各领域党员带头引领,形成了以绿色茶厂、健康食品、休闲农庄为核心的生态农旅产业集群,带动周边村民致富。“田园生金”相关做法被《中国经济周刊》总结为“乡村振兴的溧阳样本”。
技术带动传承“支书精神”。建立“老支书服务站”,邀请150名老支书和乡土人才,帮扶537户农户户均增收2.2万元;设立红色电商服务中心,利用“溧阳1号优选”等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开办乡村振兴学院、民宿学院等富民创业人才孵化组织,累计培训超3000人次、选拔天目湖英才榜乡土专家206名。
一张守护网 温暖万家灯火
溧阳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为契机,织密党建“红网”,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
网格化激活党建“全盘棋”。突出“组织建在网格上”,全市农村网格同步建立党支部(党小组),打造“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的网络体系,实现党员网格员全覆盖、组织架构和治理网格全面融合。
“积分制”绘就党员“同心圆”。全面推行“党员积分制”,通过月积分、季评星、年定星对党员表现进行评星定级,探索党员“星级制”二维码生成模式,实时掌握动态信息,保证定星结果公平公正透明,在党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优、赶优、超优氛围。
“百议堂”锻造治理“硬实力”。在各行政村成立百姓议事堂,用身边人理身边事,闻民声、解民忧、议村务、促新风,近三年累计调解纠纷1.1万余起。“百姓议事堂”获评“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2021年被中组部《党建研究》宣传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