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村里安装了路灯,家门口都铺上了水泥路,下雨天出门走夜路再也不怕摔倒了!”近日,郎溪县梅渚镇镇东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边邀请前来做客的村民张大爷落座喝茶,一边询问民生问题解决情况。这是该县纪委监委加强村务监督,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生动缩影。
此前,梅渚镇纪委在镇东村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张大爷等10余户因居住在零散村庄,部分照明设施损坏失修,导致出行困难。随即,镇纪委实地查看道路和路灯情况,并及时将该问题转办给村“两委”,协同村务监督委员会对问题处置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督办,及时解决群众的出行难题。
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积极整合镇村力量,推深做实纪检监察工作向村延伸监督,健全村务监督工作机制,印发《郎溪县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工作指南》,为村务监督委员会扎实开展工作厘清思路、规范流程,全力推动基层监督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化。同时,选优配强96名村级监察信息员,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着力整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大家切实感受到强化“微监督”带来的获得感。
为充分发挥村级干部身处基层、熟知民情的优势,县纪委监委建立健全村(社区)级党组织纪检委员、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村(社区)级纪检监察信息员“三合一”监督工作模式,主动收集问题线索和群众意见,灵活运用网格化包保、“小板凳会议”、走访群众等方式,将基层监督渗透到村(社区)每个角落,及时收集村级廉情。督促村(社区)定期公开村务、党务、“三资”管理、惠民涉农等领域相关信息,并依托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推动监督下沉一线,及时发现和推动解决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县纪委监委积极推行和完善协作区制度化建设,构建基层监督“一盘棋”工作格局,研究制定《郎溪县纪委监委乡案区(协作区)核县审工作办法(试行)》等6项管理制度,有效开展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工作,激发协作区全过程、近距离的监督优势。截至目前,协作区共开展监督检查485次,发现并推动问题整改749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开展基层监督的有效路径,持续推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不断激活基层监督‘末梢’,提高基层监督能力、范围和实效,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群众获得感检验监督成效。”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宣城市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