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流共汇,足以涌成江河;绵力齐聚,定能众志成城。”近年来,太仓市陆渡街道大力开展志愿服务,壮大培育“矛调+法治”服务队伍,深化专群力量资源链接,有效激发社会参与内生动力,推动基层治理不断发展、走向深入,融入居民生活方方面面。
“志愿服务+网格模式”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6月16日一大早,陆渡街道洙泾村的平安志愿者周英,已经在辖区横沥佳苑开始了平安法治宣传。
“凡是有人让您出钱,一定要多留个心眼,防止上当受骗。”“爷爷,您留个电话号码,您的这个情况我们会反映给有关单位,到时他们会与您联系。”活动现场人声鼎沸,周英说,像这样的宣传活动,每过一段时间社区就要开展一次,这不单是进行平安法治宣传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收集社情民意的一个平台。
近年来,陆渡街道按照“志愿服务+网格模式”思路,织密织牢基层社会治理网底,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力量参与基层网格治理、关心关爱特殊群体,不断为志愿服务搭建平台,促进志愿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街道在配齐配强网格工作站站长、网格长、专职网格员的基础上,系统整合村(社区)“两委”、热心群众、党员及志愿者等力量,建立平安志愿者、党员志愿者、海棠先锋志愿者等各类队伍33支3462人,有效形成治理合力,构筑起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网格治理防线。
同时充分发挥辖区八部门63名在职党员、82名微网格员的先锋作用,引领带动志愿者和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累计开展平安法治宣传等活动620场次,走访群众3万余人次,及时协调解决群众诉求900余件,进一步提升了网格管理服务水平。
“矛盾调处+法治支撑”解决群众烦心难事
最近,家住东城小区的朱先生终于松了口气。朱先生说,去年10月,自己买房时,开发商与其签订了不对等协议,多次协商无果,后来抱着试试的心态找到了矛调分中心,想不到分中心的值班律师免费为他答疑解惑,现在与开发商的分歧基本解决,“真的很感谢矛调中心,感谢律师!”
这只是陆渡街道推动矛调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陆渡街道加快完善矛调分中心体制机制建设,坚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发挥律师等专业力量作用,给来访人员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解决矛盾化解中遇到的专业法律问题。分中心建成以来,共计调处矛盾纠纷2082件,提供法律咨询2800余次。
同时,街道陆续成立“平安陆渡”“法航陆渡”等基层治理品牌,持续深化“一村一品”理念,打造集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法制宣传等职能为一体的基层矛盾调处工作站,推动“乡贤”“能人”等优质人才资源向村(社区)延伸覆盖,让群众遇到烦心事、疑难事时,能够少跑路、快调处、速化解。不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健全完善“一村一律师”制度,全面建设“法律之家”,构筑“两委”班子成员与法律顾问、法务咨询、风险排查、互动互联的法治平台,拍摄“云端普法”系列视频,通过以案普法解读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不断引导群众知法懂法、遇事找法、维权依法,进一步推进群众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我是老党员了,你们通知发下来,我就已经做好搬离准备了”“那家不愿意搬啊,我和他们家很熟的,我来帮你们做做思想工作”。前段时间,陆渡街道对镇南街地区启动了征收程序,区域中的“五老”人员这样表态。
近年来,陆渡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针对辖区有2万余名湖北麻城籍流动人口,积极会同麻城驻太仓党支部合作共建,以党建为根,联系发动在陆渡有威望、有文化、有经验的麻城籍“老党员”等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打造“乡音”调解模式,探索出一条“老乡调解”新路子。
此外,街道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依托社会治理中心、矛调中心等阵地,充分挖掘辖区“乡贤”“能人”资源,探索成立“老邢”“老书记”等品牌调解工作室,进一步拓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服务民生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持续聚焦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充分发挥暖蜂驿站、海棠管家等阵地,注册备案矛盾调解类、志愿服务类、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116个,成员总数近600人,“红色物业”“红色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始终活跃在基层治理第一线。